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本科教学 >> 教学团队 >> 正文

自动化教学团队介绍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4-03 [来源]:电气学院 [浏览次数]:

专业现有教师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实验师4人,博士学位24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余人次。师资队伍遵循“专兼结合”原则,专业教师同时具备教授级工程师职称、数字化运动控制、Plant Simulation等工程背景,另有6名企业兼职教师。专业生师比161,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2%,中青年教师占比61%,数量和结构均满足教学需求。

专业负责人:于微波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委专家,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高等学校电气、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动化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A类)首席负责人,吉林省虚拟教研室首批建设点负责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

主持及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30多项,其中教育部新工科项目2项,教育部自动化教指委教改课题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得吉林省高教科研成果省级二等奖1项。主持编写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获得吉林省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国家级精品课的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第二负责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

自动化教学团队主要建设成就

1)创建“一主线两融合三平台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按照“校企发展共同体”理念,为吉林省产业发展提供急需的高质量创新人才。

2)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四个回归”,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了高质量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素质、知识、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3)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创立“学训赛创”一体化循环递进式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自动化专业人才。

自动化教学团队标志性成果

序号

成果类型

取得成果情况

1

专业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

吉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2023年);

吉林省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2023年)。

2

师资建设

吉林省虚拟教研室2023年验收通过);

吉林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点2023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0余人次

生师比161,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100%

中青年教师培养比例100%

3

教学改革

吉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22年);

吉林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20年);

吉林省本科高校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2年);

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北部赛区三等奖(2023年);

校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承担教研课题国家级3项、省级12项,发表教研论文11篇。

4

教学资源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控制系统,2020年);

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点(2023年);

再版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计算机控制系统,2022年);

校级优质核心课10门、“金课”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1门;新建专业网络课程4门、校企合作定制课程2门。

5

人才培养

专业平均志愿录取率92.2%

专业申请转入比例10%,申请转出比例2%

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比例100%,省级以上获奖130项;

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78%,年终平均就业率87%

 

 


上一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

下一条: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教学团队